关爱生命与健康 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发布时间:2016-06-15 17:25:00 阅读:
核心提示
怎么破
西南交大与双流县政府已经合作建设占地360亩的产业园,占地60亩的研究院和研究院有限公司,双流县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西南交大拿出了许多具有产品化、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
聚焦“成都十条”
系列报道之二
作为近年来成都促进国内外高校在蓉协同创新最具突破性的政策,成都市《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成都十条”)在高校院所中引起的震动无疑最大。
昨日,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副校长李光宪、西南交大副校长张文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周激流3名在蓉高校的校院长,试图揭开高校院所参与地方政府协同创新的现状和“成都十条”带来的期待。
川大
副校长李光宪: 拟提高奖励标准
列为“成都十条”中第一条和第二条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和受益分配机制改革,无疑是此次新政中最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引起科研人员广泛关注。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知识产权处置权和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川大副校长李光宪说,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而经济利益又是激发人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因素。由于高校没有知识产权完全处置权,教师的职务发明不敢用于开办公司、创业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由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或不利于教师,成果转化收益所得税高,相对来说收益低、风险高,教师不愿意进行知识成果转化。“所以,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表面看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教师以各种方式将科技成果进行应用,而收益并不很高。”李光宪说,这需要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调整。
李光宪也表示,根据“成都十条”的内容,川大计划充分利用契机和前期工作沟通基础,加快建设四川大学成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此平台为载体,做好产业化示范,快速推动川大成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次,结合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川大科研优势,建设转化医学、新材料、生物医学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等几个重要平台。同时,依托区市县产业发展状况和学校周边的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区市县政府及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快成果孵化。此外,还要改进校内评价体系,出台一揽子鼓励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政策。
“比如,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方面,川大2009年已经出台了相关办法,对科技成果转让和作价入股等做了规定。按照当时的形势,我校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发展要求了。”李光宪介绍,目前川大已经启动了文件修改程序,初稿已经基本完成,内容包括加大教师收益分配比例,同时也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人员(包括其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进行适当奖励,共享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激发工作积极性。
西南交大
副校长张文桂:与政府共建产业园
西南交大副校长张文桂介绍,西南交大从2010年开始在西南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小范围的突破性改革探索,尝试分割职务发明专利权给发明人团队,使职务发明人“晋升”为共同专利权人,将发明人团队享有的被奖励权转化为产权,以产权来激励发明人团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这些尝试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文桂说,今后西南交大还将积极进行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自主化方向改革,加大对职务发明人团队的激励。
对于“成都十条”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等问题,张文桂介绍,西南交大与双流县政府已经合作建设占地360亩的产业园,占地60亩的研究院和研究院有限公司,双流县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西南交大拿出了许多具有产品化、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目前,已有4个投资在2000万到5000万的科技型公司在产业园注册落地,有3个投资在500万到1000万的研发型公司在研究院注册落地,前景可期。
同时,西南交大为建设6万平米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大厦,多方筹资1.8亿元,历时5年,今年终于建成。目前,在成都市政府的引导下,西南交大正与金牛区政府积极协商破墙建楼,建设环交大知识经济圈。
成都信息
工程学院
院长周激流:有必要理顺各方关系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周激流表示,确实有必要理顺政府、高校和职务发明人的关系。他建议成都市先选择几个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成果处置权管理改革和收益分配机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作为在蓉高校之一,我校非常愿意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参与这两个方面的改革试点。”他说,学校将根据“成都十条”,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关细化政策,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实施。
成都市科技局的资料也显示,目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也正在与双流县政府合作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双流大学科技产业园。园区占地20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3万平米,项目投资总额4.5亿元人民币,科技产业园建成运营后,预计园区内年总产值达6亿元,年纳税额达4000万元,形成集产品研发、测试、生产、制造、运营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同时,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还与双流政府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研究院承载科技创新、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等功能。目前,成都研究院大楼正在修建,但已经组建通信及移动互联技术事业部、网络信息技术事业部、电子商务与物流事业部等六个专业事业部。引进28家企业入驻,组建了26个创业孵化团队,共建了5个联合实验室。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建设科技创业苗圃和孵化器,正在筹建省级大学科技园,同时学校将利用学校内的存量土地,与政府、企业合作打造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周激流说,同时学校正在向省上争取成为“科技人员兼职兼酬、创办科技型企业试点单位”,相信这些举措将极大促进学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成都商报记者 祝楚华
点击
川大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案例
1、技术入股
游志胜团队依靠自主创新,在国外限制进口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2008年,研发团队以技术入股方式成立的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2、共同出资
张兴栋院士领衔的生物材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五粮液集团普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成都普川生物医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校的成果整体实现了转化。
3、产业链条
川大建立创新药物研发的全产业链平台,研发并在本地转化了一大批I类新药。魏于全院士牵头的“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建立起了创新药物研发的全产业链平台,“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为国家首批认定的14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先后与扬子江海蓉药业、四川好医生药业、成都金瑞基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制药企业及创新型企业签订协议,近10个自主研发的药物(抗肿瘤药物)实现了技术转让,带动企业投资20多亿元。
4、联合实验
“长江”学者王琪教授在成都玉龙化工建立了联合实验室,2012年完成“分子复合改性MCA无卤阻燃剂制备技术”的技术转移,建成生产线2条,产能达7000吨/年,产品可替代进口,累计为企业实现产值9400万,利润2000余万。转自成都商报